【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业感缘起


  缘起论之一种,谓世界上之一切现象是有情业力所招感而有。小乘诸部均持此说。
  此“业感”一词,系玄奘所用之特殊译语。如玄奘译《俱舍论》卷十一所云(大正29‧59a)︰“如上所论十六地狱,一切有情增上业感。”此外,玄奘于唯识系论书中亦用此语,“业感”一词于中国及日本之佛教界遂渐一般化,而成为教理用语。
  “业”是指有情之身语意日夜所造作之善恶事。有情在行事之后,其力用并不消灭,是可招感结果的。善业招感可爱之果,恶业则获苦果。感受人天鬼畜等总果者,名为引业;其有妍丑智愚等差别者,称为满业。在现在世得果报者,谓之顺现业;在来生获果报者,谓之顺生业;在来生以后感受果报者,属顺后业,感果及其时不定者,即是顺不定业。以此等业之复杂关系、现象为缘,而生起此差别世界的一切现象。说明缘起之始末及其循环无穷之状态者,即为十二缘起说。
  虽然在大小乘中无不谈及业感是万象之缘起,但是,实体论系之宗派并不以此说为主。此外,缘起论系之宗派中也另有赖耶缘起,与真如缘起说。彼等将缘起之根本远溯至阿赖耶识或真如。至于业感缘起论者,则专以业力为缘起之本源。
  [参考资料] 宇井伯寿《佛教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