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世自在王佛
指救度世间众生而得自在的佛。过去佛之一。音译作楼夷□罗佛,又作世间自在王佛、世饶王佛、饶王佛。据《无量寿经》卷上所载,此佛为法藏比丘的本师,其文云(大正12‧267a)︰“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中略)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中略)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
法藏比丘因此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发起四十八愿,成就佛果,即为阿弥陀佛。
关于此佛的出世顺序,依《无量寿经》卷上记载,此佛的出世年代晚于过去锭光佛等五十三佛。但其余诸经,如《大阿弥陀经》卷上、《平等觉经》卷一、《无量寿经》(梵文本和藏文本)、《大宝积经》卷十七、《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等处则另有异说。
又有主张世自在(Lokeśvara)即是观自在(观音,Avalokiteśvara)者,如日本荻原云来认为观自在系avalokita(观)和īśvara(自在)的合成语,并主张avalokita乃由avalo-1itṛ(观者、能观者)转讹而来,因此“观自在”意即“能观的自在者”。世自在(Lokeś-vara)是loka(世)和īśvara(自在)的合成语,而loka的语根为lok(见),因此可将lokeśvara别译为观自在、光自在。如密教中,金刚界的阿弥陀(Lokeśvararāj)译作观自在王。寂天《入菩提行经》第二章第十三颂的世自在(Lokeśvara),据推测乃指观音。达斯(S. Candra Das)的藏英辞典即以世自在为观自在的通名,并列出Ḥjig-rten mgon-po(世主)、Thugs-rje-chen-po(大慈)等异名。
[参考资料] 《玄应音义》卷五;《决定总持经》;《谤佛经》;《理趣释》卷下;《荻原云来文集》;本田义英《法华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