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不动智神妙录


  一卷。日本品川东海寺开山泽庵宗彭着。本书系泽庵为武士柳生宗矩所撰。是从禅的立场说明剑士应具备的精神,自古即普为武术界所喜爱。
  全书分为十三章,即〈无明住地烦恼〉、〈诸佛不动智〉、〈间不容发〉、〈石火之机〉、〈心之置所〉、〈本心妄心)、〈有心之心、无心之心〉、〈水上打胡卢子捺着即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救放心〉、〈急水上打毬子念念不停留〉、〈前后际断〉、〈内存寄候事〉。
  本书所谓的“不动智”,是指不动的智慧。“不动”并非像木石一样静止不动,此处是指动而不止、瞬息不停的心,即“无停留处之心”。无停留处之心就是对任何事情都不执着之心,也就是无心。它是人自然具有的本然之心,又称本心。本心如水,不止留一处。书中又叙述忠孝之德性,并谓若依此垂示而如实修行,自能把握不动智之神妙。
  ◎附︰镰田茂雄〈禅与日本武道〉(摘录自《中日佛教研究》)
  《不动智神妙录》的思想
  就如少林寺把禅和武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样,日本武道也是通过禅形成了武道哲学。禅同武道在精神上融为一体,可以说这同中国少林武术完全一样。
  镰仓时代,从宋朝传入日本的禅,作为日本禅独立发展。由道元传入日本的中国曹洞禅发展成了日本的曹洞宗。由荣西传入日本的临济禅作为应灯关派发展起来,成了日本的临济宗。
  日本禅不仅和茶道、花道等日本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还为日本武道哲学的形成提供了机遇。在这种武道哲学顶峰中有泽庵宗彭(1573~1645)着的《不动智神妙录》和《太阿记》。柳生派的家传兵法书《杀人刀》和《活人剑》(已收入日本思想体系丛书《近世艺道论》,岩波书店出版)也把禅作为武道哲学而加以采用。《杀人刀》和《活人剑》详细地阐述了经柳生宗严和柳生宗矩父子两代人精心琢磨出来的柳生新阴派的武艺和心的持守理论。
  这两部著作是在泽庵的影响下产生的。宗矩比泽庵年长四岁,但他们好像从相当年轻的时代起就有了交游,宗矩从年轻时代起就跟着泽庵学禅。
  柳生宗矩是德川幕府三代将军──家光的剑道教师,他几乎是把剑法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家光。但他认为,还应把心的持守的深奥道理教给家康。当时宗矩举荐了他年轻时的禅学教师泽庵宗彭,使其下了关东。
  德川家康和柳生宗矩的老师泽庵在禅方面是达到了何等境界的人呢?要了解这一点,可以看一看记述泽庵临终时情景的《万松语录》。正保二年(1645)十二月十一日,守候在他枕边的僧人要求他讲辞世的偈文。泽庵摆手拒绝。僧人们再三恳求,他提起笔写了个“梦”字就投笔而逝。当时他七十三岁。
  泽庵临终前的遗言是︰将吾全身葬于后山,只用泥土掩埋即可。不必念经,也不必请僧人做斋。不要僧俗香资,不要建墓塔和安置佛像,不要灵牌和谥号,不必将自己的木牌放入本山祖堂,不要编自己这一代的年谱。
  他不仅不要举行葬礼,就连坟墓、灵牌和禅师号也不需要,还不让记载自己这一代的年谱和品行。其目的是不让自己的痕迹留在这个世界上。泽庵彻悟到了人死归空无的道理。彻底的禅者的行动,反而是无神论者所应具有的。
  泽庵认为,兵法修炼首要的是去掉执着之心。泽庵送给宗矩的《不动智神妙录》论述了兵法修行中如何去掉执着心,泽庵对心的措置法作了如下论述︰
  心之置所,言心置何处。
  心置敌身之动,则心为敌身之动所取。
  心置敌刀剑,则心为敌刀剑所取。
  心置我刀剑,则心为我刀剑所取。
  心置思不被砍杀之所,则心为思不被砍杀之所而取。
  心置对人戒备,则心为对人戒备所取。
  盖言之,心无置所。
  这就是泽庵阐明面对敌人时心置于任何地方都不行的有名文章。那么到底心置何处为好呢?所谓心无置所就是不能把心置于所有的空间和所有的地点。
  使心充满一切就是使气充满一切。气必须运行十方。气发自何处?发自脐下之丹田。
  禅通过坐禅炼气,因此重视数息观的呼吸法。中国的太极拳和日本的合气道等也非常重视运气。在太极拳中,气无论运行到何处都不停留,像中国长江的流水悠悠不尽天际流。人体不是另外有气在流动,而是人体在活动中有了气。
  泽庵还重视“石火之机”的道理。这种石火之机也称为“不容间发”。所谓石火之机,是指在将要碰击还未碰击的瞬间发出火花的击石以及火花迸发的不容间发。在此不能有间,也不能有隙。
  这种理论在禅的教诲中也存在。在禅宗里师徒问答时,必须瞬息不间地作答。如果问︰“此佛如何?”就要在其话音未落前瞬息不间地回答,不允许有片刻迟疑。在禅中也看重瞬息不间的心。如果叫到太郎,太郎要马上应答,这种心就是不动智。
  泽庵所说的不动智,是指不动的智慧。一说到不动,我们就容易想到是像木石一样静止不动。但泽庵所说的不动智决不是这样,而是指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地流动,而且瞬息不停的心。
  泽庵所说的不动智,换一种说法就是无心。所谓无心就是“无停留处之心”。无停留处之心就是对任何事情都不执着之心,也就是无心。它是人自然具有的本然之心。泽庵又把心称为本心。
  所谓本心是不停留于一处而无限扩张之心,就像所说的那样是不停在一处而遍及全身的心。打个比方来说,本心像水,不会停留在一处。停止不动的心叫妄心。妄心像冰,既不能用它来洗手,又不能用它来洗脸。如果将冰化成水,就可以流到任何地方,既可以用来洗手,也可以用来洗脸。同样使心处于流水一样的状态极为重要。中国医学用语中有“流水不腐”的说法,这同太极拳的原理相同。
  泽庵所说的无置所之心和无心之心,是禅的了悟,同时也是日本武道之心。体验无心,靠头脑不行,只能用泽庵所说的“冷暖自知”的方法,只能自己去修炼。而且这种修行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坚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方能体验到。日本有这样的谚语“继续就是力量”,只要继续不断地修炼就可以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