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分科经
中国佛教徒在解说佛经时,常将经文分成三个部份,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称为“三分科经”,或称“一经三段”。
这个分段法始于晋朝的道安,至刘宋以后,便广受各家采用。直迄今日,这个分法仍然通行。
序分,又称序说、序段。指一经的开头,记述说此经的人、时、处、当机、会众等说经因缘的一段文字。
正宗分,又称正说、正说段。指紧接着序分,开显所说法门的一段文字,这是全经的主要部分。
流通分,又称流通说、流通段。指在正宗分之后,经文说“会众欢喜奉行”以及付嘱流通本经法门的一段文字。
唐‧玄奘所译的《佛地经论》卷一亦云(大正26‧291c)︰“于此经中总有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这个分法与道安所创完全相符。
这种三分科经是大部分经典所共有的,但也有例外,如圆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说《心经》只有正宗分,智顗的《法华经文句》把《法华经》分成两重序、正、流通。
[参考资料] 《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华严经疏》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一;《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一;《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一;《法华义记》卷一;《无量寿经义疏》卷一;《观经义疏》卷上;《胜鬘宝窟》卷上(本);《法华义疏》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