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一切经
原为一切佛教圣典之总称。其后则专指汇聚经、律、论及其他佛典而成的丛书。又称“大藏经”或略称“藏经”。“一切经”一语,或称“众经”,此从玄应《一切经音义》又名《众经音义》可以知之。按佛典移译成汉文,始于后汉,然汇集此等译本以成大藏经的确切年代不明,今所能知者,惟东晋‧宁康二年(3 74),道安汇集当时既译经论,编成《综理众经目录》,是为经录之滥觞。依此经录,可以推测当时已有类聚佛典成为丛书的可能。另依魏收《北齐三部一切经愿文》所载,可知当时诸大寺刹中已有一切经之设置。又,在《隋书》〈经籍志〉中,对佛典尚称一切经,但在灌顶《天台大师别传》,则称作“大藏经”。故知当时两者通用于指佛典之总集。直至北宋‧开宝四年(971),太祖派遣高品、张从信到益州雕造藏经后,历代屡有藏经之雕刻,然皆以“大藏经”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