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巴路特(梵Bhārhut)
地名。在印度中部。又译巴尔赫特。1873年,因英国学者康宁罕(A. Cunningham)在此发现塔遗迹与绕塔的石造栏楯及东门断片而声名大噪。由东门上之铭文可知为熏伽王朝时代的作品,时间可以推定为前二世纪中期。栏楯与东门现已修复,并迁往加尔各答博物馆收藏。
栏楯表里皆有雕刻,以佛教为主题,为雕刻中最古老的作品。在印度古代初期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雕刻的内容,主要为佛传与本生故事。此中,佛传图采用象征的手法表现;即不直接绘出佛之形像,而以法轮、伞盖、菩提树等作为佛陀之象征,甚为别致。
[参考资料] A. Cunningham《The Stupa ofBharhut》。